2007年4月8日星期日

看 电视

我如果没在Blogspot撰写网志,就在思考访问Blogspot的方法——但这毕竟不是办法,于是索性念些贤文,叨些拙见。关键词:电视传媒。
大学时我醉心于美国的MSNBC,但那样雄厚技术力量的整合媒体于我国并不现实,而其自身在彼邦却也日益式微,看来是违背了“内容为王”的例则。而今我关注韩国,其制播体系和管理架构于我国当下电视传媒组团风潮,不啻“新村运动”之于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”,大有裨益。
韩国三大电视呈鼎立之势:KBS(韩国)、SBS(首尔)、MBC(文化)。各自口号都很明确响亮,KBS——한국인의 희망(韩国人的希望),SBS——내가 만드는 새 미디어 세상(我创造的新媒体世界),MBC——TV보다 더 큰 세상(比TV更大的世界)。三者相仿至极,互为明鉴。
反观我国,疆域广袤,故除央视有实力一统之外,地方军自然皆要依地界划清泾渭。首先是文化重镇北京、上海、广州:只能在京畿戍边的BTV,充其量帮CCTV当个丫鬟,又偏要拿腔拿调;沪地SMG素来占尽先机,尤其是用个大柿子当台标的DragonTV一出,大有号令天下之姿;羊城经济了得,但其电视业尤似其唱片业,到了“尚能饭否”的年月,靠外邦实力派接济才间或在体育转播界有些露脸机会。同时,其他地方卫视在各地民众拥趸的抬举下竟也开辟了一片天地:当头便是“享乐都护府”湖南,喊出了“快乐中国”,出品了“怡红快绿”的通俗版——“超女快男”;“麻辣行天下”的重庆为了洗涤先前的江湖口味,配合提高直辖市人文品味,扭捏摇身化作了“故事中国”;稍次一些的“东北笑星窝”不甘示弱,有样学样,吉林就借得鸡来下了这个“幽默中国”的蛋。(此为说明地域文化之于传媒走向的影响,绝无“三足”之说,其他省级台,譬如旅游卫视、江苏卫视、东南卫视,亦有所长不题。)
但是,但是,但是,中国人眼观欧美、耳听日韩,却没有认清自己的死穴,以至于自己老在狠掐内容异质化、频道专业化、制播分离化、传输数字化……而事实上,观乎“四化”,当真化成天下了吗?
其一,现在国内电视台大都应该被称做电视剧台,造成了“新闻联播”之外又一个“剧集联播”的空前同质时段,只听说舆论要统一思想,谁说过电视剧不准百花齐放?
其二,受众理论膨胀的直接结果就是频道也高呼小众、分众,在一个某种意义上“民智未开”的时代,专业频道尽成了都市精英的谈资,难道不是和“为人民服务”南辕北辙了?
其三,中国入伙WTO的时候,曾有多少人期待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入主内容提供商市场,而今还藏着掖着YY着,那些声称实现了制播分离的人,哪个不是掩耳盗铃的既得利益者?
其四,我国数字电视的推展大约晚了发达国家十年,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都一大堆,但如今没有标准方案只能默认军阀割据,于将来,这不是基础设施反复建设的范本吗?
所以,所以,所以,我们莫不如反其道而行之,抛却了虚浮的定位宣言,走走踏踏实实的“同质化”道路又何妨?关键在于要文化输出。我们的产业链不能再纠缠在“内需”上,这招迟早要“内耗”;文化产业必须着眼输出,政府要引导“输出即盈利”的思想,这不仅仅是笔经济账,还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一大笔文化账,以前我们欠了账,现在便要挣钱来还账,将来盈利了还要让万邦来借我们的账。

青海卫视不愠不火地想要打造西部的Q Channel,和东方、湖南、旅游一样做年轻人的生意?


相形之下,韩国的同质似是“虚中务实”,中国的异质反倒“实中务虚”。
也许是应了“大陆学港台,港台学日韩,日韩学欧美”的扯淡言论,何时我又该把目光汇聚到台湾媒体呢?希望是没有那一天的。

2 条评论:

禾草唐楷 说...

中国的电视传媒只可能让你在娱乐性上略有尝试及突破,媒体对于目前的体制来说太关键了。其实各大媒体的人才很多,关键体制内,恐怕不是你想到就能做的。跟BLOGGER被封后的无奈一样的道理。

Pye CHAN 说...

真正的人才太少了。就算真的把现在的电视人放到美国去充分享受Press Freedom,他们一定就做得好?不见得。
同理,我不太赞同社会生活的泛政治化思维。诚如全民不好好“善其身”,却老抱怨没人挺身而出“济天下”,这就是我讲的“民智未开”。如果全民都可以提高个人修为,社会民主自然开化;否则,民主就是空话,只会对社会进化起副作用。大韩民国和台湾省的民众文化水平比我们中国大陆高多了吧,而他们的政体与西方的民主就和衬了?不见得。